今年流行微信拜年
  晨報記者 楊育才
  春節回到老家,我給兒子和侄子們立了一條不成文的規定:吃飯時間,關閉電視,放下手機,把自己的眼睛、時間和註意力從屏幕上解放出來。飯桌是春節團圓的“陣地”,在吃飯時間不做“屏奴”,這不算太難;但在飯前飯後,解放“屏奴”就是一道難題了。對十幾歲的侄子們是如此,對我自己來說,同樣也不容易。
  新年問候的方式,已經從幾年前的電話、短信“進化”到了今天的微信。在這個“微問候”的時代,解放 “屏奴”的口號自然有些不受歡迎。但是,“微問候”只屬於年輕人,家裡的長者們,還是更喜歡電話或者是當面的新年祝福,更喜歡一家人熱乎乎地圍坐著聊天,而不是從冰冷的屏幕上看對方發來的文字或照片。
  春節前兩天,我陪著遠道而來的岳父母去青城山游玩,這是一次解放“屏奴”們的良機。在我的“威逼利誘”之下,兩個十多歲的侄子才勉強同意隨行。他們並非不喜歡上山游玩,只是對於他們來說,電腦、IPAD、手機的大小屏幕比青山綠水更具有吸引力。
  原本計劃當天下午就返回市區酒店,酒店房間里有寬帶,有WIFI,孩子們還能接受。但上得山去,才發現青城山上游客不多,幽靜無比。山腰處“又一村”里的農家樂,物美價廉,於是臨時決定在山上居住一晚,享受下隨遇而安的旅行。孩子們則執拗地要下山,因為他們不習慣沒有網絡、沒有游戲的山中 “原始”環境。在我的一再堅持下,他們總算屈服了,於是爬山、戲水,玩得不亦樂乎。晚餐之後,一家人坐在一起“擺龍門陣”(聊天),數暗黑天空里的星星,其樂融融。沒有電腦和手機屏幕的時間,原來也可以過得如此愜意和充實。
  在上下班的地鐵上,人人低頭看手機,那是在利用碎片化的時間,似乎還算合理。但春節回到家裡,陪著一年未見的父母長輩、兄弟姐妹,時間不再“碎片化”,但又有多少人能從已成習慣的“屏奴”中解放出來呢?在春節前的一次同學聚會中,一位老師在談及自己正念大一的兒子時感嘆說,兒子在學校里總說想家,回到家裡卻整天躲在書房中,玩電腦或者手機游戲,既不進客廳和父母聊天,也不出門找同學聚會。 “讓人想不明白啊,這手機到底增加了溝通的便利,還是設置了交流的障礙? ”
  春節回家團聚,這是異鄉人內心深處的渴求。一家人圍坐一處,喝喝酒,打打牌,互相送個紅包,聊聊鄰裡同鄉的家長里短,無論是眼神、言語還是物質上的交流,都是傳統的過節方式。但在強大的科技電子產品滲透下,傳統的過節方式,已經和每個人的時間一樣成為了 “易碎品”。除夕夜裡,微信紅包成為手機屏幕上最大的熱點,“屏奴”們的眼睛更是被牢牢地吸附在了方寸屏幕上。在享受一個個或大或小的電子紅包時,我們是否錯過了更為珍貴的親情“紅包”?
  還好,我老家所在的鄉下,手機3G信號實在不給力,搶微信紅包成為了一種奢望。於是索性將手機扔在一邊,專心陪著家人一起看春節聯歡晚會了。
  (原標題:這個春節不做“屏奴”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xyqoup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